(吉隆坡15日讯)“尽管有人具备天生就会说故事的能力,但创作并非无中生有,关键在于说故事的人如何制造戏剧冲突与人物危机”,曾凭借电影《父子》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田开良,道出编剧必备之能力。
他日前(8日)受大同韩新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电影学系主任许雅文之邀,在韩新图书馆举办一场电影创作分享会。此前,他也特地从台湾远道而来,担任韩新学院第31届毕业影展《原》的讲评人。
他以国际导演李安所执导的《卧虎藏龙》为例,解读该电影如何运用影像带出人物个性、戏剧冲突及编导底蕴,在透过王家卫的《阿飞正传》、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及好莱坞电影《Rear Window》,叙述导演们的拍摄手法及故事表达已经,学生轻易吸收电影创作的知识。
他指出,他常以经典电影作为教育蓝本,培养学生解读电影的能力,并从中得到启发。但他同时也认为,现今许多厉害的编剧或导演未必出身于电影系,因为电影知识是无法给予教导的,电影的知识没有标准答案,且每个人的思考能力不同,靠的还是学生自身的培养,尤其是阅读小说对创作者来说更为重要。
连续剧与电影的差距
有人拍了电视后转拍电影,电影人亦然。惟,当今华语影视圈,并没有一位电视导演能拍出好电影,电影导演也未必能拍得好电视剧。田开良称,电视连续剧与电影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两者角色交叉,很难交出好作品。
他解释,电影主要是透过画面表达,而连续剧是透过对白的直接叙述来谈故事,因此,理解一部电影就相对的深奥。倘若有人电影形式套用在连续剧上,观众会因无法理解而弃看。“不过,业界上还是有导演成功做到电视剧电影化,他是《后宫甄嬛传》的导演(郑晓龙)”,他提到。
田开良出生于马来西亚怡保,于1995年加入HVD电视电影编剧训练班。在2001年至2006年间,他就读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期间也参与不少编剧及编导的工作,也因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而渐渐为人熟悉。
与此同时,他在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及世新大学执教,积极为电影圈培养人才。
大同韩新传播学院 One World Hanxing College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http://www.fsi.com.my/会员专区/college-profile/?sponsor_id=441
http://www.fsi.com.my/han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