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升学情报 9 》,2001年)
~ 张碧芳律师
~ 曾为执业律师9年,后成立“红尘社会关怀中心”现为张碧芳辅导室注册辅导员。
我国的教育制度如果能不那么“重IQ、轻EQ”,父母和师长如果能做到无条件的接纳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人格属性与潜能去发展真我,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比较轻松、自信和快乐。
在学院教过辅导,也在学院辅导过学生。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有不少学生觉得自己不中用、不可取、不可爱。套用心理学的词汇,那就是指∶有不少学生具有负面的自我形象。
这些学生,多半来自优秀班。有些曾经当过学长,有些曾经是模范生,有些则年年都上台领奖。
然而,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点是--他们不满意自己、他们不快乐、他们在某个程度上,都显得相当焦虑。
作为一个辅导师,我会设法让他们领悟一个事实,那就是,是面对自己的时候了。而我的角色,是陪同他们一起进入这段自我探索之旅。
“你来自优秀班,这个事实对你而言,没有特别的意义吗?”我问。
“别人的表现比我更好!”这是典型的回答。
问题正出在这里--不断的比较,以及一直试图往完美主义去。
学生们有这种心态或观念,其实一点也不出奇。父母与老师们实际上一直都强化“人必须完美”的人生观。
“哎,还差1分就拿到100,好可惜喔!”
“为什么小芬能够拿到高分,你却不能?”
“你怎么可以退步!?”
从小就一直吸收这类比较严苛的讯息的学生,长大后很有可能会对自己过于苛刻,容易自我否定。
尽管已经不负众望进入了高等学府,学习也上了轨道,自我形象负面的学生,依然深信自己是有缺憾的、是不如人的。
关键在于,在他们深层的认知架构里,极可能有着这样的负面语言--“除非表现很特出,不然就是失败!”
叫人感到心痛和惋惜的是持有这种信念的学生,无疑是在跟自己过意不去,也跟快乐绝缘。
我国的教育制度如果能不那么“重IQ、轻EQ”,父母和师长如果能做到无条件的接纳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人格属性与潜能去发展真我,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比较轻松、自信和快乐。
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本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