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升学情报 62》,2013
文/陈友信 隆雪华堂会长
导读/黄天赐 《升学情报》主编
目前教育改革正在全球性地进展,发展国家更是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不懈的创新精神积极建造学习型学校,而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理念最根本的品质就是持续学习。教育产品如同其他行业一样需要在新环境中有效生存、竞争和发展,而新环境最突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国界在一定程度上变得越来越失去意义,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国家与国家的相互交往和渗透不断扩大和加深;另一方面,资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资讯爆炸与知识更新的加速造成知识折旧速率之高前所未有。这使得教育变革面临着巨大挑战,知识和学习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之而来的改进知识教育的方法势在必行。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伊始的今天,全球最热门的两个课题不外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资讯时代”(info age)。“全球化”有另一个更有趣的叫法──“地球村概念”,所谓“地球村”,就是全球人不分疆土、国籍,大家生活在一个叫着“地球”的村子。促成“地球村”的一大因素就是“资讯时代”的降临。在资讯时代里,讯息的传达、知识的传播和人们的沟通,都可借着先进的资讯科技和发达的交通系统,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因此今天,我们不出国也可修读外国的课程,甚至不需出门也可在家上课。试想想,在人类文明改变如此巨大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方式若不与时并进,就不够in了!
改革1:知识教育转向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
掌握学习能力远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学校的职责由传统的“教授专项知识”转向“教育养成学习能力”;由单纯的“文凭认定”转向“兼顾实力认定”;由“偏重知识教育”转向“健全人格的全方位平衡发展”。全人教育理念就是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基础上提出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面对未知的能力——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时代发展、具有健全人格的行动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学校教育应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健全他们的心智与情商。
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知识的折旧率加速,社会变迁未知因素激增。单靠知识已不能解除生活中许多疑惑,新新人类日愈注重情商及学习能力,正是为了应付日愈复杂的未来时代。
在学校里,语文老师教语文、科学老师教科学、美术老师教画画……可是一旦走出校园,没有了老师怎么办?我们只好自己当老师,自己教自己。怎么教?怎么学呢?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学习”。在新世纪的教育里,老师不能只是传授知识,还要教如何学习。学会了学习,未来遇上任何问题,都能够自己设法解决。
改革2:阶段教育转向终身教育
传统教育体系建立在认定“前面十几年学的东西以后一辈子都够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而资讯时代的讯息发展已经无情地打破了这个假设,阶段学习不得不转向终身学习。这无疑对教师素质的提升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甚至可谓是严峻的挑战。教师不得不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找寻创造和评价学习的各类有效方法,以培育学生成为具有继续学习习惯、能够与他人共事的人。而这首先就要求教师注重继续学习并与同事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
终身教育强调的是永不休止的学习,现代知识瞬息万变,现代人必须不断汲取新知,更新知识,而电脑科技的发展更直接地助长了这新学习趋势。为了推行终身学习,学习能力更显得重要。其实只有学习能力才能使人不被时间淘汰,因为知识会随着时日的消逝而贬值。
“活到老,学到老”是终身学习的另一种说法。试想像:如果踏出校园后就停止学习、停止接受新的讯息,生活就只是在原地踏步,接下来的大半辈子是不是就像活僵尸一样──行尸走肉?在先进国家,50岁才上大学已经是很普遍的事。你或许今天没有条件升大专,但并不表示以后都不能了。
改革3:应试教育转向创新教育
传统教育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得教与学都被局限于考试以内的知识内容,这不仅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狭窄,而且由于缺乏选择和弹性,成功的发展模式被固化或单一化。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于学校教师把教学专注于应付考试,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当作教学的唯一效率指标。对这种偏差的批评并不意味全面否定所有考试制度。考试制度也可包括开卷测验,学习的评估可以写论文、作业或个案研究为标准。评估方法可根据有关学习领域的多元需要而重新编定。
新时代教育学生的目标不应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以应付考试,而是培养孩子们的目标意识,学习与人共事的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爱因斯坦早就提出“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的观念。教育孩子养成思考与探索的习惯,真正懂得并学会如何应用知识。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通过绩效课堂管理、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策略、构建实施校本课程等多元互动方式帮助学生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培养全新、前瞻、开阔、放射性的思考方式,以期他们在踏入社会时成为具有积极态度、负责任、有适应力和创造力的人。创新力是创造能力及想象力的集成,创新教育的内涵在于要求学生的自我超越,而不专注在与他人的竞争。
我国目前的教育评估方式只是测试学生局部的能力,许多被考试“烤焦”的学生,其实还有其他方面的才能没有被发掘。以学生熟知的漫画家王德志为例子,他在中学时被大人、老师视为半个白痴,考试常常吃鸭蛋。如果那时候,有个考试科目是创意漫画,相信王德志一定拿100分。新时代的教育,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被考试否定的同学,请不要去上吊,不如把上吊的勇气,用来开创适合自己的一条路。
结语:
教育改革是一个过程,需要教改者一步一脚印走过,亲身体会,经过实践,总结经验再出发。教育改革不会是已完成的精确蓝图。人们常说改革是非直线的,它充满着不确定性及未知性,而现代人进行任何改革最需要的正是能面临未知、正视困难的改革魄力,教改也不例外。
节录自《升学情报 18》,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