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展 留學海外 獎貸學金

{"pagination":"true","pagination_type":"bullets","autoplay":"true","autoplay_speed":"5000","direction":"horizontal","auto_stop":"false","speed":"2500","animation":"slide","vertical_height":"","autoheight":"false","space_between":"0","loop":"true"}

通识课《生死学》户外教学

巫晓嫣(撑伞者)在墓园内对学生进行导览。

(吉隆坡讯)2017年第一学期,通识课程规划当中加入了一门课——《生死学》。我们常言『人总归一死』,但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到底我们还是害怕的、拒绝接受的,而《生死学》这门课的用意,就是希望能让学生看懂生、看透死。

讲师巫晓嫣,是孝恩集团辅导与谘商团队成员之一。她作为《生》主讲导师,同时也邀请了孝恩辅导协谈员温霜琴,以及临终关怀医疗社工冯以量参与课堂,带领学生谈生说死、谈临终过程与需求、也谈生命与医疗自主。

3月12日,38位选修此科目的学生在讲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第一次的户外教学。他们到孝恩园及孝恩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遗体接领、诵经、告别等礼仪的过程,甚至也亲身体验趟棺木,透过种种学习预习告别与自我反思。

最感人的部分是学生在观看了一部短片后,即场被要求写下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部分学生在想象自己和最爱的人的终点站情景时,都不尽流下泪来,想必这也是一种最大的反思。

大同韩新传播学院安排这项课程,希望能让学生试着表达自己与关怀他人,并建立终身学习,理性思辨,感性体验,促进面对生死的多元态度,同时也从中探索生命的意义,进而确立自己的生命意义。 只要能了解了解死亡所带来的失落及哀伤,并能自我调适照护,就能降低我们对死亡的害怕、逃避,而能以坦然、积极的态度面对它。

摄影:沈成兴(广播电视电影学系,二年级)

大同韩新传播学院 One World Hanxing College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http://www.fsi.com.my/会员专区/college-profile/?sponsor_id=441
http://www.fsi.com.my/hanxing/

老师向学生讲解遗体火化过程。

老师想学生讲解遗体接领过程。

老师向学生讲解遗体防腐及护理的过程。

学生在完成了全天的户外教学后,以写下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作为活动的结束。

感情丰富的学生在想象自己和最爱的人的终点站情景时,不尽流下泪来。

学生试躺棺木。

我们希望学生能从《生死学》一课,从中探索生命的意义,进而确立自己的生命意义。

快来留言! "通识课《生死学》户外教学"

留言

您的电邮不会被显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