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诺贝尔》
~ 整理:意薇
我国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为国家定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他挑战国民在2020年以前获得诺贝尔奖。这是前首相的宏愿,但这是否也是你的宏愿呢?许多人都认为,要获得诺贝尔奖,谈何容易,可是“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肯好好地为自己规划,说不定下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就是你!
其实,很多伟大的发明及成就都源自一个梦想,所以“有梦”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有了梦想,你的脚步就会很自然地向这个梦想迈进。想要获得诺贝尔奖可说是一个伟大的梦想。获得诺贝尔奖不仅像征着个人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表示了得奖者对社会作出了钜大的贡献。
《I want to be a Nobel Laureate!》
诺贝尔奖
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由瑞典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所设立。诺贝尔本身是个有梦想、有抱负的科学家。他希望通过科学研究使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他因发明炸药累积了巨大财富,却眼看人们将他为工业所发明的炸药用战争而深感痛心。因此他在临终前立下遗嘱,将其总值900多万美金(相当现在的10亿美金)的财产设立为诺贝尔奖基金,每年将基金的利息颁发给对人类文化、科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诺贝尔奖1901年开始颁发给对社会作出伟大贡献的人。能够获颁诺贝尔奖,是所有学者的至高荣誉。起初,诺贝尔所设的奖项只包括了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奖五项。经济学奖则是瑞典银行1969年所增设的。
如何脱颍而出
每一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者从事研究工作,或为人类福祉努力耕耘,但哪些人才有资格成为诺贝尔奖得主呢?
历年来,所有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因为他们在学术上的新发现、新观点,对人类带来巨大的贡献而获奖。例如1901年,伦琴(Wilhelm Rontgen)因为发现了“X射线”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居夫人(Marie Curie)因为发现了镭及钋这两个新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想要有新的发现,新的观点,就必须跳出传统的思考框框,不断做新尝试。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充满创意,而要有富创造性的思维,就必须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细心观察遭的环境。
一项新的发现往往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完成。然而有时候,一刹那的灵感就是成功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为此,不断地思考可以激发新灵感。当然,我们也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诚,这样才能够全神贯注并全情投入。
创意从何来?
- 热诚>热爱工作,对工作保持高度的兴趣,不会感到厌倦,也不轻言放弃。
- 好奇心>对所有事物都感到好奇,凡事寻根究底,找出问题的根源及解决的方法。
- 辛勤和灵感 >努力不懈地工作,只要不断地尝试,总会遇上“灵光一现”的刹那。
- 观察>对遭的环境保持高度敏感,细心观察一切事物的变化。
- 知识>尽量吸取各方面的知识,把握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
创造的过程
- 观察(留意事物的变化及发展)
- 探索(找出问题的根源)
- 思考(思想问题所发生的原因)
- 了解(集资料以加强对事物的了解)
- 创造(发挥想像力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支持你的梦想
孤军作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此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梦想告知家人和朋友,让他们在精神或物质上支持我们。当罗拨富郭(Robert Furchgott, 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的父亲知道他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後,送了他一台小显微镜,还特别为他订阅了设有科学专栏的的报章。
除了亲人好友,老师是另一个支柱。在我们生命中的“良师”不但为我们传授知识,更难得的是他能鼓励及引导我们走向成功。若想获取更多的支持,参加相关的协会组织也能够让我们认识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交换意见及心得。他们还很可能成为和我们并肩作战的“战友”。
除了从身边的人得到支持外,我们也可以从图书馆、展览会、科学中心或站得到和相关的资料,从而得知最新的发展。
家人和朋友在精神上为你加油打气;在物质上为你提供资讯、经济支持或送你一些有帮助的书籍或礼物。
顾问亲人、老师或专业人士都可成为你的顾问。在决定顾问人选时要非常小心,因为你将以他为榜样,所以他必须是一个有能力、有品德的人。
人际网络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和一班志同道合的人保持联系,彼此分享研究成果及交换意见。
协会组织参加相关的协会组织可以帮助你认识更多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士及朋友,也为你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有关的活动。
老师和专业人士他们拥有专业的知识,可以为你解决学术上的难题,并给予你建议。
诺贝尔计划
俗语说,“机会永远只留给作好准备的人”。为此,在清楚了自己的梦想後,就要开始计划行动,不可怠慢。先不说获得诺贝尔奖,我们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些短期内的目标,例如“今年我要获得学校科学比赛物理组冠军、数学比赛冠军。”、 “明年我要代表学校参加校际比赛。”、“毕业後要到美国去深造”等等。在为自己订下目标之前,我们需要彻底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样才能够确定目标,不至於浪费时间在不擅长的项目上。
我们也必须做好“时间管理”。规定自己每天工作及休的时间,并且能自律遵守时间的安排。我们可让身边的朋友知道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这样他们就不会在你“打拼”的时候来打扰你。
除了吸取知识,我们还必须“修身养性”,替自己塑造良好的品格。别忘记诺贝尔的愿望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如果你想获奖是为了个人的名利,或虚荣心的驱使,那麽你的梦想定要落空。诺贝尔奖可是从未颁给贪图名利之辈哦!
其实,不管我们是否立志要成为一位诺贝尔奖得主,都必须趁早为自己的未来作好打算。“书究竟是为了什麽?”有些人在大学毕业後仍然不知道答案,不明白自己花了那麽多年所学的知识究竟有什麽用处?这真是一件可悲的事。因此,我们必须为自己立定目标,思考自己可以在哪方面为社会作出贡献,然後努力不懈地朝目标前进。
所谓成功,其实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在我们所属的领域上充分地作出贡献。或许我们不是诺贝尔奖得主,但我们可以是最敬业的老师、最好的厨师或最棒的运动员。这一切一切对个人而言,都是人生旅途上的伟大成就。
从今天就开始踏出第一步吧!为自己作好准备,将来对国家社会作出贡献。即使我们没有成为诺贝尔奖得主,我们也活出了诺贝尔奖的精神!
(资料来源:S. Sachi着“ Win the Nobel Prize-The Malaysian Challenge”,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Skills Training私人有限公司出版。)
——————————————–
《诺贝尔奖的分类》
领域:物理奖
说明:授予在物理学领域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之人士。物理学是研究物体的性质、状态、运动等变化原理的一门学问。
例子:1909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德国科学家布劳恩(Ferdinand Braun)因发明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领域:化学奖
说明:授予作出重要化学发现或改进之人士。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及变化过程的自然科学。
例子:1911年,法国科学家玛丽居(Marie Curie)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而获颁诺贝尔化学奖。
领域:生理学或医学奖
说明:授予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之人士。生理学研究生物器官的机能及现象;医学则是研究有关人体健康的科学。
例子:1946年,科学家马勒(Hermann J. Muller)因发现X射线辐照引起变异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领域:经济奖
说明:授予研究经济理论,以及对经济分析有积极贡献的人士。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选择使用有限的资源以生产不同的产品,来满足人类无穷尽的欲望,并将之分配给社会中不同成员的学问。
例子:1984年,英国经济学家斯通(Richard Stone)因创立了计算国民收入的统一会计制度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领域:和平奖
说明:授予为各民族间的兄弟情谊、取消或削减常备军、为召开和促成和平会议做了最多或最佳工作之人士。
例子:1964年,美国人权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因为争取黑人权力不懈斗争而获诺贝尔和平奖。
领域:文学奖
说明:授予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出作品之人士。文学包括诗歌、小说、剧本等文体的创作。
例子:1925年,爱尔兰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因剧本《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
——————————————–
《诺贝尔奖得主Nobel Laureates》
爱因斯坦 1921,诺贝尔物理奖
“我没有什麽特别的才能,不过是喜欢追根究底,研究问题罢了。”
爱因斯坦一直认为自己并不聪明,只是好奇心特别强,因此总爱对心中的疑问不休止地思索,直到找出答案。
杨振宁 1957,诺贝尔物理奖
“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
杨振宁是一位理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感性的爱国者;他不但在科学领域大放光芒,也在美中建交上扮演重要的催化角色。
德兰修女 1979,诺贝尔和平奖
“只有爱心才能消除世界上的贫困和病痛。”
德兰修女幼年的时候就问开药店的父亲,有没有治疗贫困的药品,父亲告诉她没有。是从那时起,她就一心一意找寻这种“药”。最终於让她找到了,那就是──爱。
李远哲 1986,诺贝尔化学奖
“做一个科学家,生活态度要非常的认真,看到一个事实,就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李远哲在中学时候就迷上了化学,他如饥似渴地吸收课本上的知识,遇上疑问一定去请教老师,绝不不懂装懂或盲从附和。
高行健 2000,诺贝尔文学奖
“我写作为的是自己,不企图愉悦他人,也不企图改造世界或他人……要紧的,对我来说,是我说了、写了,谨此而已。”
高行健身为剧作家、画家、小说家、翻译家、导演和评论家,一直相信文学创作是作为个人生存对社会的一种挑战,就如他说:谨此而已。
——————————————–
《三人行从诺贝尔奖谈我国的高等教育》
专访/黄天赐
分享/
* 谢瑞平教授 曾任马来亚大学物理系教授,现为马来西亚科学院理事会成员、马来西亚物理学会会长、英迪学院学术副院长。
* 黎海洲教授 曾任理科大学生物系副教授,现为思特雅国际大学学院学术副院长。
* 蔡贤德教授 多媒体大学工程系主任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挑战马来西亚人民在2020年之前成为诺贝尔奖得主,您认为其可能性有多高?为什麽?
谢:得不得奖是次要的事。前首相敦马哈迪当年提出这个概念,主要是想提升国民对自然科学的意识和科研的重视,进而造一种“科学文化”(Science Culture),并吸引年轻一代投入科研。就我曾接触的几位诺贝尔奖得主表示:“如果任何一个人执意要获取诺贝尔奖,那麽他一定会落空。”诺贝尔奖是对人类有钜大贡献者的一种奖励,没有捷径也没有特定窍门,全看长年累月所累积的付出和成果。
黎:可能性是存在的,尤其是留学外国并从事科研的学者。反观国内,政府虽然已经在硬体设备上投入钜大资金,例如设立国立高等教育机构、多媒体超级走廊等,可是在软体方面却乏善可成。
蔡:时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全民领悟科技在国家建设上的重要性。2020年宏愿中的其中一个目标是把我国从一个“科技使用国”提升为“科技输出国”。当我国的科技水平普遍上提升,得不得奖并不重要了。
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否拥有足够潜力栽培或引导马来西亚学生朝向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崇高理想?
谢:本地大学生在具前瞻性、创造性和突破性的研究训练不足,国民一般都缺乏研究精神;此外,传统的家庭教育也常常在无意间抹杀了一个人的研究精神,比如说,小孩天生就爱追根就底地探索问题,可是大人却通常叫他们不要问那麽多。教育环境固然是有问题,但是我认为个人的意识问题更大,我劝请所有有能力、有理想的年轻人,无论所处的环境如何,都要坚持信念,采取主动地朝理想前进。
黎:有可能但是不足够。我国的教育制度仍然偏向应试教育,本地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强、不善发问、阅历不足;留学海外的学生往往比较勇发问、或提出不同的看法。这是从一般研讨会上就看得出的差别。此外,我们也应当让学生随着各自的兴趣和能力去发挥,量减少束缚的压力;大专学府若采取开放自主的政策,对学生的潜能开发更有帮助。
蔡:教育不应只是着重考试成绩,我们须让学生对科技产生莫大的兴趣;让学生因好奇而提问或进行试验;让学生成为具创意和革新精神的人。除了教育界,普罗大众、行政人员及至政府机关也都要破旧立新。
若有学生向您提出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崇高理想,您会如何回应或指导他们?
谢:凡是有意献身科研,追求新知的学生,我都会激励他们多阅读,而且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应涉猎,才能增广视野,开发脑力。我也鼓励学生出国取经,人才外流的问题其实不存在,一但国内的时机成熟,这些在外国学有所成的人才,自然会“满载而归”。
黎:选修一门个人感兴趣的学科,课馀多阅读各类书籍,及参与时事交流等活动,从而提升人文素养;在处理事务上,不要局限现有的模式或旧框框。所涉及的经验和知识不一定须是个人专业内的学问,因为这对於提高思考能力也都大有助益。
蔡:我肯定会鼓励他们朝目标前进,告诉他们有关科技史上的大突破和科学家的事迹,给他们启示和激励,推动他们多读、多吸收、多思考和多创新。
您认为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是否偏重功利及强调实际性,而忽略了带领学生朝向更远大、崇高的理想?这是否是培养诺贝尔奖得主的绊脚石?
谢:偏重功利、强调实际,是全球都有的现象,可是与此同时也有小部份追求更高理想的人,我国人口不多,因此这类人更显稀有。政府其实也有拨款,致力研究工作,可惜缺乏妥善的机制,而未能被善用。
黎:偏重功利、强调实际是显而易见的事,多数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孩子毕业找到一份优差,把投资在教育的经费赚回来,而且越快越好。当年大学学制从四年缩减成三年,後来出现了许多弊病,才又恢复四年制学士课程,可是这一晃十多二十年,对学术水平和教育素质的危害不浅。
蔡:就如第二道问题中所谈到的,我们必须屏弃功力主义,改变现有的框框,其中包括:一、提高国民对科技的兴趣;二、提升研究员、教育工作者、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三、妥善处理资金的来源和支配;四、在有限的资源下,确认明确的发展方向。
求学和达致人生的远大理想(如成为诺贝尔奖得主)有何关?学生应持什麽态度?
谢:怀抱理想、设定目标,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而求学则是累积知识以迈向目标的装备,但是千万记得:在今日的社会,所谓“学以致用”并非学习某种知识然後去做某件相关的工作,而是学习怎样获取知识然後去做任何相关的工作。
黎:诺贝尔奖可遇不可求,荣获诺贝尔奖者实属极少数,因此无需执着得奖,只要达致每个人自己的求学目标和人生理想,就是一种成就。
蔡:“尽信书,不如无书”,求学问是在质疑-探索-理解-吸收-思考-创造。在处理生活中难题也是一样,我们必须有系统、有逻辑、具创意、敢革新地面对挑战。求学,让我们作好应战的准备,而获得诺贝尔奖就是一个伟大的挑战!
——————————————–
《浅谈科研之路》
~ 李祺辉 工大物理学学士、马大物理学硕士,现为大马核子工艺研究院研究员。
大马在向先进国的目标迈进之时,的确需要很多的工程师与科学家在高科技领域里发挥所长,使我国有能力与他国争一日之长短。而一个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亦有赖一群有素质的科研人员对科学研究的贡献。这往往导致我们的社会有一种重理轻文的倾向。大家都会认为,有能力就读理科的学生,将来都会很有前途与“钱途”。
然而,只有读理科才有所谓的前途与“钱途”吗?我想请问:“你为什选读理科呢?”是父母的期望?是想跟好朋友一起读同班?是老师的指示?还是自己的选择?我们读科学,又是否曾经想过,科学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基本的科学知识到底有何重要?
科学研究乃是一项不断学习、探索、追求真理之过程。我想,科研的最大成就感是来自新发现、新创造的满足。科学的根本价值是其探索未知与追求真理的执着和渴望。科学家既是凭着人类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对生命与大自然的彻底好奇,来鞭策自己进行科研工作。如此的精神追求和科研意义,我想才是科学工作者或未来科技人才应该追求的目标与理想。
如果你有机会接触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你将会为他们对科学与研究的执着和认真所感动。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贡献。然而,他们也都会一致地告诉你,他们做研究不是为了得奖;如果你只是在想要如何夺得诺贝尔奖,那你将永远都不会成功因为在认真、专注的学习当中,你不会有空闲去思考自己到底能不能得奖。历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是我们学习的最佳典范。他们看待研究的认真态度、追求真理的热诚与执着都是值得我们效仿的。
其实,一位出色的科学家除了在本身的领域里有很深入的研究之外,对社会时事的了解也必定有所掌握,并且拥有他个人的见解。因此,在注重理科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自己对社会的敏感度。科学工作不单单只是在实验室里探索。科研的深挚内涵在它对人类问题的关心与人类疾苦的解决之道。唯有那些拥有人文关怀的科学家,才真正值得人们钦佩、学习。
科研工作涉及了广泛的知识领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在大学里三年到四年的学士课程,其实只是基础学问。考取硕士与博士学位,才是真正学习研究的时机。想走学术研究道路的同学,博士学位才是你真正的目标;之,还有所谓的博士(post-doc)研究员,继续在科研领域里学习与累积经验。如此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学习科学的道路其实即漫长且艰苦。因此,只有真正有兴趣做研究的人,才有意志力走下去。
所谓“行行出状元”,当然不是只有读工程、医生的学生才有前途。也有一句话说∶“所谓天才,就是放在对的地方的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在求学时期多多了解自己,尽早发掘自己本身的兴趣与长处,然立下坚定的人生目标,勇往直前。切莫跟随大伙儿人云亦云,争相选读热门科系。切记:别人的理想,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我想,能够为自己立下的目标而努力去实现,这是人生里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原载《升学情报 22》, 2004
看了这篇文章,我只有一个反应,那就是“好好笑”。
1。老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我都很清楚。是为了人民的理想和生活的好官,还是个个人主义的官,那就有你们自己去想吧!
宏愿2020基本上只是一个“狂想”。宏,的本意是“伟大”,而“大”是需要各种族一起达成。只要教育体系和人民同等未能一制,那想问同心一起可能完成这宏愿吗?
2。诺贝尔奖
不只是给对人类文化、科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而是愿意分享自己知识和有贡献的人。想问我们本国人的文化,有多少人愿意分享自己知识和有贡献给别人?
3。感谢那3个讲师
我在国外求学时我的导师开玩笑地和我说,Most people talk the talk, and only the few intelligent one walk the walk. 他本身是剑桥大学毕业的,自己也梦想有一天也许,可能拿诺贝尔奖。但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被提名。。。那怎么说服自己梦想会在自己死前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