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 《升学情报 1》,1999
麦青远博士
留学美国八年,曾从事财经研究与写作,现旅居美国。
常有高中生叫我“指点”他们一项未来最受看好、最有发展潜能的工作。我的回复每次都是:尽情去读自己最有兴趣的科系和做自己最喜欢的工作。
相信各位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这种经验,凡是自己有兴趣的,比如流行歌曲、电影、体育新闻、娱乐花边新闻等,都能过目不忘,但手里拿着父母、老师逼我们读的课本时,即使拼了命也背不进脑。 这不是你的过错,而是社会的失误。
在人力资源界,最浪费人力和枉费潜能的,即是叫人从事不喜欢做的事。这就像我们叫未到十岁的小孩参加考试,他们的脑子还不能接受这种“学习之后重复吐出来作考验”的事情,因而考试是他们学习中的一大障碍。千千万万个爱因斯坦、爱迪生、莫扎特,就因此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被考试阻碍了他们的学术成长,进而淹没了他们原有的天分。
一位曾和我共同搞研究的经济学家说:“经济学讲解的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动用他们自由选择的学问,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福利。”
我的一位老教授在给我们上最后一学期课时说:“同学们,我不知道你们将要进入哪一个领域、选择哪一个工作岗位,我想送给你们的一句话是:选一个你觉得是种‘消遣’的工作。”
试想想,如果每一个年轻人所选择的工作都是他们感兴趣的‘消遣’,这不单单是个人得益,也会导致个人贡献社会(工作=消遣)的时间大幅度增长,素质也相对提升。这种双重得益的巨大威力,如果说能使整个经济马上提升五倍以上,是不足为奇的。
近代许多开创了高价值服务和产品而造福社会的人,例如世界最大百货公司“货卖”(Wal Mart)的华尔顿、电脑奇才比尔盖茨、首创隔天快邮的史密斯、电影制作奇才史彼伯等,他们其实都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消遣”为工作的普通人。如果社会上能有一成的年轻人做到这一点(把消遣转为工作),高度提升工作效益,人人变成史彼伯、华尔顿、史密斯等,社会将可能以十倍的速度迈进。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日渐看到了人民自由选择权的抬头和壮大。在生活方式和就业市场的选择上,也明显地趋向自由选择为导向,再不会有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应该住在哪里,或指指点点你应该怎样生活、交什么朋友等。
今日的高中毕业生是历来最幸运的一群(下一代将会更幸运),他们能够作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做自己最喜欢的事、交自己喜欢的朋友。古老社会的那一套“有些人你必须认识、有些事你必须做”的道理,都是在现今社会里,即将被潮流淘汰的垃圾文化。
每一个年轻人都想要贡献社会,又活出自己。自由经济和自由选择的就业市场,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两全其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