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升学情报 28》,2006
文|郑翠霞
进入大专的门槛,相信是许多中学生奋斗的目标,大伙儿对大专这更宽广、更自由的国度总会有很多憧憬、期待。然而,你是否已作好心理准备,进入这个与中学有所不同的新环境,继续开拓你的人生?
你上课我拍拖!
虽然目前国内有一些大专设置于店铺中,没有专属的校园,但一般上,大专的校园,尤其是国立大学的校园比中学校园的面积来得大。但这还不是两者最大的不同,中学与大专最大的差异,在于校园的“风景”。在中学,所有人的节奏和时间编排都是一致的,同时间上课、休息、放学,大家的校园生活千篇一律,没多大的区别。
大专校园却是另一道别致的“风景”,里头聚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大伙儿步履不一,同一时刻,有人在学习,有人在闲聊,有人在吃饭,有人在上网,有人在恋爱……总之,各有各精彩!
独立学习独立思考!
中学生要学习,大专生当然也要学习,但学习的方式却有很大的区别。中学时,老师总会不厌其烦地授课、解惑;而学生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得到许多方便,被动地等待老师提供答案,缺少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
然而,进入大专后,学习需要更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些讲师会为学生准备讲义,但也有很多讲师喜欢两手空空,口沫横飞地站在讲台前讲一小时的课。为了应付考试,大专生总不能在上完课后,脑袋空空地步出讲堂,因此有者拼命抄笔记;有者无奈地望着空空如也的笔记本,在脑里消化讲师的金玉良言;有者下课后,钻进图书馆收集资料。
大专的上课模式有两种,即正课(lecture)与辅导课(tutorial)。正课的上课情形与中学无太大的差别,只是学习氛围较开放及宽松;而辅导课则强调讲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需在辅导课提呈报告,或发表意见,有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
自己安排上课时间表
中学生的上课时间表完全由校方编排,学生无需操心。基本上,只要学生品行良好、成绩符合要求,即可毕业,校方不会要求学生上了多少节课方可毕业。但大专推行学分制与学年制,大专生被规定在一定的期限内,修完指定的学分才可以毕业。此外,大专生也可自由编排自己的时间表。来自同一科系的学生,可按个人的喜好,在不同的学期修读同一课程。
别忘了谈一场恋爱
“中学生不适合谈恋爱”虽是老掉牙的言论,但在这文明、自由的时代,依然有许多家长及老师坚持中学生谈恋爱会影响学业,而阻止中学生谈恋爱。上到大专后,大部分父母都会觉得孩子长大了,对孩子谈恋爱一事表示开明,甚至大力鼓励孩子结识异性朋友。有些大专生还表示,谈恋爱是在大专必修的学分之一,这样才不算虚度光阴。
要求教?请预约!
相信有许多中学生都会把老师当成自己的最佳良伴,只要在课业上遇到任何难题,都会穷追不舍要求老师协助,而老师也会乐此不疲地为学生解惑,负责的态度一点儿都不亚于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因此,中学老师除了教导学生,同时也扮演着 “保姆”的角色,陪学生上课、自习,甚至也介入了学生的生活。
进入大专后,讲师往往在上完课后就消失于学生的视野,无影无踪。若学生有问题想请教讲师,可能还需要预约。此外,大专讲师绝不会像中学老师般面面俱到,为学生解答所有的问题。不少学生在初期会觉得空虚和失落,因为失去了老师这把“拐杖”,仿佛就失去了方向。
其实,大专不仅是教育的地方,还是培养意志、独立人格、敏捷思维的场所。学生应该摒除中学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反而从讲师较开放的授课方式,主动地寻求更多的学习方法。
必到场所──图书馆!
如果问:“中学时你常去图书馆吗?”相信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回答“很少”;“在大专里,你能不进图书馆吗?”相信大部分人会说“不能”。读中学时,学生都有指定的课本,再加上购买一些参考书,似乎就能够无往不利,所以学生通常很少会到图书馆。
可是,大专上课是没有指定课本的。此外,学生在做报告时也需要汲取很多资讯,必须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因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是大专生必到的地方,或收集资料,或温习功课,或上网与世界接轨,总之多到图书馆溜达,期末考试保证不会差。
自己的日子自己过!
中学生的生活都是被编排好的,上课、补习、温习功课,甚至是作息时间,都有父母和老师在旁严厉督促。这种“他律”的生活,导致中学生没机会学习管理自己的时间,规划自己的人生。因此,中学生的生活态度都是被动、消极、依赖性较强、没有主见等。
进入大专后,许多学生开始远离家庭,再加上大专的讲师也不会限制学生的生活,学生开始可以“自由活动”。有人因而如脱缰的马,生活精彩,但功课一塌糊涂;有人觉得茫然,反而怀念中学时千篇一律的生活。由此可见,当一名中学生变成大专生时,他的生活或多或少都会起变化,重要的是,学习培养自律、独立、主动、积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