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升学情报 10》,2001
> 主持:阿默
> 分享:柯嘉逊博士
理想的人生是不是这样--从小名列前茅,在大学考取一个显赫的学位,然后觅得优差,结婚生子,过着无忧无虑的一生?从柯嘉逊博士的生涯故事中,我们看到他追求的不只是这些;在他的人生里,有更多的理想要去实现。
成长于一个地方上名望家族的柯博士,其中学时代,与同班的理科高材生一般--未来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医生;但是,却又有点不一样:在青少年时代,他已经喜欢对事件发表看法,对社会、人文也很感兴趣。高中毕业的那一年,柯博士遇上了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513种族暴动事件;那时候,许多人对当时的处境都非常失望,他本身也不例外。
为了逃离在国内的苦闷和不安,柯博士去了英国。他表示,当时并没有很好的计划,原以为在当地会计公司当书记兼学习会计学是个不错的打算,怎知没有其他经济援助的他发现那份差事更本不够维持他在英国的生计。于是,柯博士开始了在英国的杂役生涯。“为了生活,我在英国打过各种杂活,餐馆、工厂等等。”柯博士说。
在同一个时候,越南正爆发着南北越战争。柯博士说:“那时候美国大兵打越战,在马来西亚,人们都是一面倒地支持美国的行动;可是在英国,很意外地,我看到很多人在反对越战。”因为接触了数件国际大事,并且听到许多不一样的声音,柯博士深深感受到英国社会的两大优点--社会醒觉和教育水平。
在英国“混”了三年,柯博士获得了英国政府的教育基金,正式走入极富威望的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他最终没有选修医科,而是选择了他最感兴趣的社会科学。如他一贯的秉性,柯博士在大学时代也积极参与学生会的活动和各种国际课题的探讨。
柯博士在修读博士学位时,在遥遥他乡也透过文章,参与当时在马来西亚炙热的“争取开办独立大学”课题。以“阶级与种族主义”为研究题目的柯博士在考取博士学位后回国,受到华教人士的邀请而加入董教总服务;后来也担任华社资料与研究中心的主任;1990年踏入政坛,并一举中选为国会议员。
成为国会议员对柯博士而言,并非什么“升官发财”之途,相反的,为期五年的国会议员生涯,让他经历更多在从事社会改革工作上的严峻挑战。今天,脱下政治外衣后的柯博士,是新纪元学院的院长;专事教育之余,他仍然活跃于社会运动,其中以环保运动尤为热诚。
“以我的专业领域和学术资格来说,我应该留在大学里从事学术工作然后拿个教授的名衔,但是我觉得单靠学术是做不到事情的,而知识的力量其实就是要用来解决社会问题,所以我选择了做个‘社会工作者’而不是‘学者’。”柯博士对他的事业如是诠释。
柯博士回首当年说:“当年在英国时,英国政府要授我公民权,可是我良心上觉得不安,作为马来西亚人,我最后还是决定回国服务。”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操呢?阿默在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大概就是柯博士的人生价值观吧!
[ 柯嘉逊小档案 ]
> 学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社会科学博士
> 资历∶曾任职董总和华社资料与研究中心,1990年中选为国会议员,现为新纪元学院院长。他也是“人民之声”(SUARAM)的创立人。
[ 柯嘉逊的升学论 ]
“升学是以求知识、做学问为前提,不只是为了考取学位;当年我决定攻读博士学位时,就给自己两项挑战,一,博士研究一定要具突破性;二,研究论文一定要出版成书,否则博士学位对我的价值不大。”
[ 柯嘉逊的生涯规划论 ]
“新一代大专生的生涯规划须从多层面去进行,现代经济重视的是多功能的事业能力,天下万物习习相关,理工生对社会、人文课题也应关怀认识。”